我院巧借微信平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6年05月19日 浏览人数:[0]
我院巧借微信平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近日,由邵阳市卫计系统组织的“关爱生命、你我同行”主题演讲比赛微信投票链接疯狂地在大家的微信朋友圈转发,而最终单位组织奖、个人人气奖双双被我院收入囊中,这是县级医院一次成功的逆袭。其实,这只是我院巧妙利用微信平台的一个缩影。早在微信这一新兴APP刚刚兴起之时,医院领导就审时度势,积极适应医务人员空闲整块化时间少、碎片化时间多的特点,充分发挥微信平台快捷、方便、灵活的优势,大力开展微互动、微服务系列活动,努力使沟通、交流、服务润物无声地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
一、利用微信建立各科室沟通协作群组
以往大家的沟通交流、任务布置等,多以周会议、电话居多,但时效性不强,往往因为科室病人多,事务繁忙等导致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反馈。现在,通过微信建立了科主任群、护士长群、党支部群、医院感染工作群、各科室工作群等各种微信工作群,不同微信群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各科室负责人利用微信相互沟通、相互分享资源,使得信息的交流、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得以高效的运转。以科室的周会为例,如有特殊情况未能到场的人员,可以通过微信群,了解周会的重点及工作中需要及时改进的地方,接下来医院将着重查整哪些方面等等。同时,科主任、护士长也可将日常工作中查到的点滴问题在微信群里予以披露、指正,然后运用PDCA循环予以解决、处理。此外,领导也可从微信中观察员工的心理动态和需求,从而提升管理的针对性。或是定期看员工的朋友圈,或是查看员工微信群的聊天记录,从中发现很多员工没有明说的需求,并在后面的沟通中“不留痕迹”地予以关注。通过及时响应员工的诉求,直面问题、及时给予反馈,更增进了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信任。这样既大大提升了领导与员工的沟通效能,也使信息传达的有效率得以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二、利用微信平台分享学习笔记
儿科唐主任告诉笔者,其实现在的职工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几乎人人都会玩微信,走在路上,坐在车上,躺在床上,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看看微信、刷刷朋友圈,浏览微信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医院互动教育的一个新渠道、新载体。每次他去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或是学习班时,他都会用手机详细、清晰地记录了整个学习内容,并且图文并茂地展现在自己科室的微信平台上,以方便大家学习,让新知识更好地分享给同事们,此举也受到了医院其他同事们的好评。通过这种分享式的学习方式,大量信息持续地刺激员工的学习神经,让以往的一次性培训和学习变成了持续地学习、刺激,效果也得以成倍提升。
三、利用微信增强集体凝聚力
这次市卫计系统“关爱生命、你我同行”主题演讲比赛微信投票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微信投票一开始,医院职工就纷纷转发链接,邀请亲朋好友给予关注、投票。大家都表示,“这是我们的集体荣誉,我是新邵人医的一员,我为我们的医院感到骄傲和自豪!”短短十来天时间,该院组织投票达4289票,个人投票达14311票,位居投票榜榜首。这是医院集体凝聚力的体现,也是医院集体战斗力的缩影。
四、利用微信构架医患间无缝的桥梁
微信里面的朋友绝大多数是真实的,一些同志之间很可能一起坐过、聊过、聚过,彼此分享的信息,哪怕是一张图片、一段文字,甚至一句感想,都很容易产生交集、共鸣。把病人纳入微信圈、朋友圈,长期的沟通交流,很容易化解医患陌生感、减少猜疑度,甚至逐渐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去年年底,医院儿科医生纷纷在中国好医生平台登记注册,并将自己的名片链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里,方便病人网络咨询问诊,力争为病人实现医生私人定制。医院在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之际,将建立各种疾病治疗群,医生、护士、病友24小时答疑解惑、指导用药、合理膳食,交流抵抗疾病心得,及时解决患者治疗及保健的日常问题,努力构建医患间无缝的桥梁。(儿科:孙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