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你的职业倦怠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07日 浏览人数:[0]
直面你的职业倦怠
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然而,这还不是终点,医生们还得继续学习、苦练专业技能、超越他人,使自己成为行业翘楚。生命金贵,患者满怀希望来到医院接受治疗,需要医务人员全心全意的救治,有一丝希望就不能够放弃。每一天,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新的挑战、每一名医务人员都要饱含100%的激情和热情去面对。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兼顾着大量的、琐碎的、枯燥的临床诊疗工作。当某一天,你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医患关系越来越复杂、豪情壮志越来越淡薄时,显然,这时你出现了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应该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是普遍存在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遇到这种情况时,医务人员应抛开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压力大、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宿感、社会不理解、政府投入不足等外在因素,多从主观出发,寻找到消除或缓解自身职业倦怠感的途径,并将其转化为职业正能量。
当你出现职业倦怠后,你可以停下来,总结一下近段的工作:我做了什么,做对了哪些,哪些做得不对,怎么改进,如何做得更好。如果可以,不妨再一次感悟从医誓言、体悟格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分量,努力告诫自己:医生这个职业是高尚而神圣的,每一名医务人员都是而且也应该为了人们的健康而努力工作。
走出去,来一段心灵感悟之旅吧。忙碌,是每名医务人员的职业所决定的。但是,人的身体是有负荷的,压力过重时也会崩溃。因此,在长时期的工作后,医务人员要尝试从工作中抽身出来,利用公休假、小长假外出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丽,呼吸不一样的新鲜空气,领略祖国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给自己心灵放个假。可喜的是,许多医务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即使不能出去旅游,也在工作之余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摄影、茶道、户外活动等,这些都属于“走出去”的方法,能有效缓解职业倦怠感。
充充电,学一些领先的技术或知识吧。医学领域浩瀚无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可知疾病让医务人员束手无策,职业挫败感也会是倦怠感的诱因。因此,每名医务人员要重视学习,可以通过外出进修、参加大型学术会议等途径,了解医学新动态、新技术、新知识,重新燃起学习斗志,不断充实自己,再一次焕发工作激情。(药剂科:胡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