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6年03月07日 浏览人数:[0]

 

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
 
一个优秀的企事业单位之所以与众不同、超越群众,毫无疑问,主要是源自于拥有一支较强的执行力的中层干部团队!如何打造一支团队的执行力,管理者的率先垂范极其重要。在一个企事业单位里面,打造执行力的第一着力点不是每一位普通员工,而是各级管理者特别是中级管理者的行为,以及落到实处的运营性文化、制度和流程。这一点对于我们医院来说,应该是最值得重视的和改进的。
医院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医院的发展速度在加快、规模在扩大、管理要提升,除了要有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执行能力的中层干部团队。
执行力就是医院中间层理解并组织实施的能力。相对于决策层定位于“做正确的事”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应该是“做事正确”:相对于操作层员工“做事正确”的定位来说,作为执行层的经理人的定位又应该是“做正确的事”。
一句话: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决策层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决策层与基层的一堵墙。医院决策层对各种方案的认可,需要得到中层经理人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倘若医院全体中层队伍的执行力很弱,与决策方案无法相匹配,那么医院的各种方案是无法实施成功的。
纵观中层干部执行力不强的现象,大部分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做决定。要改善执行部门的执行能力,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这个部门的管理者身上。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执行部门能够弥补决策方案的不足,而一个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会死在滞后执行部门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执行力是企事业单位成败的关键。
中层执行力不强的表现包括:在决策层面前说的拥有相当的份量,使已有决策方案发生“自我取金”现象;虽然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热情,有足以令人佩服的单位立场,但是在执行方案时缺乏应变操控原则的认知和把握;尽管是尽心尽力,但由于缺乏实施方案中人事之间清晰的操作界面,时有大失水准之处。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应把好以下“三个度”:
高度: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速度: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速度。
力度:在决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得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中层干部不论是作为一名执行者、还是一名领导者,都必须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首先率先垂、要做个“服众”的执行人。我认为应该有意识地从以下“八个方面”提高中层干部的能力以确保医院的各项决策落到实处:
一、领悟能力
做任何一件事以前,一定要先弄清上级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少干,但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
二、计划能力
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不要拍脑袋,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出计划表,一一分配部属来承担,自己虎头蛇尾即可,要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上。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的问题,不能因琐事而影响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
三、指挥能力
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来执行制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必要的。指挥部属、首先要考量工作的分配,要检测部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切忌语气不好与目标不明确。适当的指挥可以激发部属的意愿、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指挥的最高艺术是部属能够自我指挥。
四、控制能力
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谈到控制会令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然而医院的运作有其十分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如不加以及时控制,就会给医院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失。相反、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会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现场的工作纪律无法维持。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五、协调能力
在医院在实际运营中,中层干部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花在协调工作上,协调不仅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赢。
六、授权能力
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一个中层管理员不能像部属员工那样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要知道一个部门琢磨一件事肯定胜过一个人的琢磨,这样下属得到了激励,而自己又可以放开手脚去做更重要的事,真可谓“两全其美”。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七、判断能力
判断对于一个中层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单位的经营错综复杂,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层干部主动的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我们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调察先机、未雨绸缪。只有这样才能将危机化为转机,最后变面良机。
八、创新能力
创新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事业单位是否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提高执行力,除了要具备以上这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时时事事都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与高等教育里以那种单纯的掌握知识为主的学习很不一样。它要求学者把工作过程当作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从工作中吸取营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向创新迈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认真想一想,有没有创新的方法使执行力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要明白创新无极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医院的实际,走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创新,才会创造医院新的辉煌。(药剂科:胡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