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专题培训会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22年03月02日 浏览人数:[0]
为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管理,安全有效推进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工作,3月1日下午,我院在第一住院楼17楼小会议室举行“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专题培训会议,各科室医疗、护理、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共10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开始之前,医务科科长朱军强调说,“取消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常规皮试”是为了澄清药物过敏反应机制和皮试的临床意义,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甄别和皮试临床实践,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此次培训内容包含解读文件、规范操作及指导抢救流程,针对性、实用性强,全体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会后要加强科内业务学习,在日常工作中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过敏史,严格把握头孢菌素免试指征,熟练掌握过敏反应抢救流程,确保规范操作与医疗安全。
随后,临床药学办主任唐春莲、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锋钢、护理部主任刘素君分别作了题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解读”、“过敏反应的应急处置”、“皮试操作基本原则与结果判读”授课,详细介绍了文件出台背景、皮肤试验及其诊断价值、头孢菌素皮试适应症、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处理及预防和规范化操作方法及结果的判读等内容。
临床药学办主任唐春莲表示,临床药学办将持续加强与各临床科室沟通合作,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共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知识问答
国家为什么要取消头孢菌素类常规皮试?
最强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未规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前需进行皮试。
过敏反应发生率不高: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全身性一般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7%-2.8%,过敏性休克罕见(0.0001 %-0.1%),与临床所用几千种药物(尤其是抗菌药)过敏反应发生率相近。
皮试结果预测价值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目前缺乏明确的循证依据,皮试阳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皮试增加过敏风险:因头孢菌素皮试有增加患者过敏,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不宜采用头孢菌素皮试筛查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头孢类常规皮试取消后,有哪些情况仍需皮试指征?
说明书要求: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进行皮试的。(我院选购的头孢类药物说明书均未规定需要皮试)
过敏史: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患者。
温馨提示:
有青霉素、头孢过敏史的患者应准确、具体地描述过敏反应:
1.不要笼统的说头孢过敏,最好具体到“头孢XX(药物化学名)”过敏;
2.尽量详细描述过敏的症状及严重程度,例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