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我院成功开展首例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20年12月10日 浏览人数:[0]

“太感谢你们啦!做完这个介入手术后,我这胸闷、出气不赢的现象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心血管内科护士小邹正在做出院电话回访时,电话那头的梁阿姨感激地说。

据了解,梁阿姨今年59岁,新邵县潭溪镇人。2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胸闷,伴气促,活动后加重,休息时明显缓解。2天前症状加重,平卧时即感气促不适。1110日,梁阿姨在家人的陪同下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小尺寸.png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永回忆说,梁阿姨入院后他们立即为她完善各项检查,同时给予护心、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考虑到梁阿姨曾经做过冠脉支架植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19日上午940分,他们为梁阿姨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冠脉造影提示:右优、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中段支架内光滑无狭窄,回旋支开口严重狭窄,近中段狭窄80%,右冠中远段串珠样斑块形成,4PD开口狭窄60%TIMI血流3周副主任立即就患者的病情及相关治疗进行科内讨论分析,科室名誉主任、主任医师石向江及科主任刘任飞副主任医师认为患者具备PCI指征。随后,他们与梁阿姨及其家人进行了详细、充分的沟通交流,因本次手术涉及左主干及前降支、回旋支开口,手术需借助IVUS冠脉血管内超声)帮助才能确保安全、有效,遂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腔内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及手术风险。梁阿姨欣然接受,并表示充分信任石主任和心内科的医务人员。

11191530分,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在石向江主任的指导下,成功为梁阿姨实施回旋支PCI术,术后予以IVUS检查,IVUS检查提示回旋支内支架充分释放,贴壁完全,左主干未受影响。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在不增加手术费用的前提下利用IVUS检查既往前降支内近中段支架(2年前植入),结果显示:前降支近段支架内狭窄60%(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术中予以3.0×12mm非顺应球囊(12atm)后扩张,再与回旋支同时对吻扩张,术后再次IVUS检查后显示支架无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I 3级。                                              

5e975edf35143cb2b8764d3ee51c108.jpg

术后梁阿姨恢复良好,胸闷、气促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于1121日出院回家休养。

小.png

周副主任介绍说,一直以来,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公认的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把微型化的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血管腔内进行显影,可提供包括管腔和管壁在内的横截面图像。它好似介入医生的“眼睛”,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血管内部的结构,更好为术者提供临床指导,指导我们有效合理的运用支架,并在即时评估支架效果以及支架预后评估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近年来,为大力开展各项尖端技术,心血管内科注重人才培养,先后选派多名骨干医务人员到省内各大医院进修学习,聘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石向江为科室名誉主任,同时与上级医院保持紧密合作关系,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与技术水平。2019年启动胸痛中心建设,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无缝对接,集结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协同救治,规范诊疗流程,缩短救治时间,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目前,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发展迅速,可常规开展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

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在冠心病的介入辅助腔内影像学领域的空白,极大的提升了新邵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综合水平,使我院成为邵阳地区除市中心医院外第二家运用IVUS指导PCI手术的医院,让新邵老百姓享受到快捷、高效、低成本的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