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远离疾病,从正确洗手开始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5年06月11日 浏览人数:[0]

 

远离疾病,从正确洗手开始
 
“在生活中,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不及时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导致生病。预防疾病最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正确洗手……”6月10号上午,在我院儿科病房里,责任护士刘再美正在给准备出院的宝宝家属做出院指导。她告诉笔者,初夏来临,流感和消化道疾病的宝宝又有增加的趋势,而洗手是预防这两种疾病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因此,家长和宝宝学会如何正确洗手非常重要!
洗手真的可以预防疾病传播吗?如何才是正确洗手呢?
本院感科龚主任解释说,人的一只手上大约沾有40多万个细菌,用过水龙头后,接触部位皮肤上每平方厘米可以有35000个细菌;办公场所的桌面上,每平方英寸面积的细菌也可以超过3000个。由此可见,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经意间就会接触到大量病菌。而许多常见传染病,如感染性腹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皮肤感染、沙眼等疾病都能经手传播。据有关资料显示,时下最受人们关注的中东呼吸综合症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手接触是其中关键因素。因此,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是预防疾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据了解,正确有效的洗手方法可以将皮肤角化上皮中60%~90%的微生物清除,若结合刷洗,微生物清除率可达90%~98%,从而有效降低传染疾病的发病率。
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上的病菌,减少经手传播疾病的机率,但大部分人并不会“正确洗手”。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正确洗手率仅为4%。
如何正确洗手?龚主任介绍,洗手时最好用洗手液或肥皂,步骤也有讲究,首先开水龙头冲洗双手,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然后最少用20秒时间依次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洗擦后才用流动的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用干净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将手吹干。双手洗干净后,不要直接触摸水龙头,可用抹手纸包裹水龙头,再把水龙头关上;或用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后再关。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正确洗手需要同时满足4条标准: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后等5种情景下每次都洗手;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此外,洗手时勿与别人共用毛巾或纸巾,擦过手的纸巾应妥善处理。
龚主任介绍说,为了让手卫生规范贯穿医务人员每天的工作中,让医务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洗手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正确洗手,我院院感科年初开展了一次手卫生推广活动,并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手册和警示标语,同时组织了数场以“手卫生”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并把院感知识并入医务人员理论考核内容之中,以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让每个人都真正重视洗手,真正做到远离疾病,从正确的洗手开始。(IUC:孙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