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信谣言服食鱼胆 身中剧毒险些丧命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5年04月24日 浏览人数:[0]
误信谣言服食鱼胆 身中剧毒险些丧命
日前,我院ICU收治了一例因服食鱼胆中毒险些丧命的患者。
患者李某,今年48岁,被送至ICU时神志清楚,面色蜡黄,精神状况极差。其家人介绍说前两天因听说鱼胆吃了可以明目、清热,还能治疗气管炎、高血压等,李某生吃了一条三公斤左右草鱼的鱼胆,随后就开始拉肚子。起初他还以为只是肠胃不适,也没看医生,随便吃了点药。可第二天,拉肚子的症状不但没有好转,还开始恶心呕吐,脸色暗沉得吓人。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一检查,肝功能已明显受伤损,正常人的转氨酶是40~50U/L,李某的已经超过3000U/L,同时伴有肾功能损伤和血小板降低等症状。ICU刘主任立即决定为他实施血液灌流治疗,同时配合护肝、护肾、导泻、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5天的综合治疗,李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肝功能恢复正常,才终于捡回了一条小命。
据了解,民间一直流传说:鱼胆有“明目止咳、清热解毒”作用,故而常被生食或和酒吞服,由此导致的中毒案例时有发生。有资料显示,此类病死率接近16%。
那么,生吃鱼胆为什么会中毒要人命呢?
ICU刘主任介绍说,鱼胆中有多种毒素,其中一个叫“氢氰酸”的胆汁毒素,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还甚。鱼胆汁一旦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首先被吸收并进入肝脏,然后再由肾排出,中毒患者以急性肾衰和肝损害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肠、心脏、脑等脏器受累。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据了解,每年我国因为吃鱼胆而导致死亡的不下千例。
鱼胆有毒,可为什么又会有人会说吃生鱼胆败火呢?据中医医书《证治准绳》记载,鱼胆确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关键的一点是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相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一般一条250克重的草鱼的鱼胆就能使人中毒,一条2500克以上的鱼的鱼胆就能致人死亡。
刘主任说,因为鱼胆有毒,即使外敷也应在中医药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同时,鱼胆中的有毒成分耐高温,而且不易被乙醇破坏,因此,不论生吞、煮熟或者泡酒喝,鱼胆中的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吃下即会导致中毒。其中毒的症状一般在0.5~12小时内出现,先出现症状如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继而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肾脏功能不全,严重者还会出现肝昏迷、神志不清、抽筋、全身浮肿、尿少直至休克、死亡。一旦服食鱼胆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如果距离医疗单位较远,则可在准备交通工具或联系救护车的同时,针对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可给口服淡糖水、金银花水、生甘草水、生姜水等。
此外,刘主任还提醒广大市民,对于一些民间的流传,在没有听医生说过的,最好不要盲目的去相信,避免一些悲剧发生,因为流传未必是真的。(ICU:孙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