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献礼|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锋钢荣获“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发布:孙移新 更新时间:2021年07月02日 浏览人数:[0]
6月30日上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持会议。大会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表彰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决定》授予了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名(含追授4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名、先进基层党组织199个。
在此次受表彰的名单中,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锋钢获评“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与死神较量的人
——新邵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锋钢先进事迹
刘锋钢,男,汉族,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200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新邵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委员会委员、邵阳市重症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邵县医学会常务理事。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重症医学科(ICU)这个急难险重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患者家属的高度认可及赞誉,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个人”,先后获得“2020年度湖南省医师奖”“2020年度邵阳市五一劳动奖章”“邵阳市最美抗疫人”“湖南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入选2020年度“邵阳好人榜”。
全力以赴 守护生命防线
“ICU”三个字母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的英文缩写,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会集结生与死的挣扎,上演人间最极致的悲欢离合。“到这里的病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活着。我们的职责就是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去挽救每一条生命,去守护生命最后的防线。”刘锋钢不止一次这样对同事说。在ICU里,他每天都与死神打交道,每年和同事从鬼门关抢救回数百个急危重症患者。
2015年正月初三,该院重症医学科接诊了一例心跳骤停的男性患者。当时该患者是独自一人来看急诊,自称胸痛,在急诊科就诊时突然昏迷,送到ICU时已经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刘锋钢接诊后,沉着应对,在简单了解后,判断是过劳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在30分钟常规心肺复苏后,该患者依旧没有心跳,刘锋钢不放弃一丝生的希望,继续一次又一次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在经过90多分钟的超长心肺复苏后,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他顾不上疲惫到极点的身体,组织医护人员将患者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并联系患者的家属。闻讯赶来的患者家属在得知抢救过程后,紧紧握着刘锋钢的手,泣不成声连连道谢,并于第二天送来感谢信和锦旗。这样的生死时速实在太多,刘锋钢总是称“这都是医生的职责,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决不放弃。”
刘锋钢(右一)
时刻准备 紧绷生命之弦
ICU的大门是生死之门,每当ICU外层大门一打开,家属就会跑到门口向里张望,不是找医护人员打听病情,就是期望能透过内层大门的玻璃窗,看看躺在病床上的亲人。刘锋钢深知患者家属的心理感受,因此在每天早会上,都会一再强调“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千万别大意。”每天上午巡房后,临近中午刘锋钢还经常带领医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有时讨论激烈许久才结束,等到端起快餐盒饭时往往已过下午1点了。对于ICU医生来说,从来没有8小时工作制,只有24小时全天候,从来没有固定休息日,只有365天时刻准备、时刻待命。就算下班了,他所创建的科室微信群依旧不停歇,凌晨讨论疑难杂症病例也是常态。
刘锋钢在中医康复科会诊
从业18年来,刘锋钢总是会以最好的精神、最佳的状态为患者医治,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常常会因为抢救病人累得差点虚脱,会因为会诊重症患者,经常顾不上吃饭,更别说半夜加班抢救病人。尽管如此,他依然很热爱这个工作岗位,称“ICU这个岗位虽然辛苦,但也是最有成就感的。”
脚踏实地 引领学科发展
2014年,新邵县人民医院组建重症医学科,刘锋钢勇挑重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当时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均极为短缺,他组织医务人员外出进修,亲力谋划科室布局、设备安装、规范流程,带领医护团队刻苦专研专科技能。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是新邵县域内唯一一家综合性ICU,是邵阳市重症医学会副主委单位,拥有医护人员26人, 所有医务人员均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湘雅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二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配备了德国Drager呼吸机10台,谊安转运呼吸机1台,科曼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5台、中央监护系统1套、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3台等各种先进急救设备。他在医院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如人工肝、血浆置换、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等,丰富了医院的诊疗项目,填补了县内甚至市内相关医疗领域空白,解决了患者的就诊需求。除了重症医学科的日常工作之外,他一肩挑重担,坚持在院内科门诊坐诊,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一级病历达标率95%以上,未出现一例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同时,他还注重总结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左旋甲状腺激素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小剂量强的松与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价值》《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效果评价》等专业医学论文。
逆行战“疫” 不负初心使命
2020年的春节是不平凡的,新冠病毒在全国蔓延。大年二十九刘锋钢接到医院紧急会议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奔赴医院。从奔赴医院的那刻起,作为全县医疗救治组组长、专家组成员的刘锋钢就置生死于度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抗疫第一线,每天和专家组成员一起把关审核、组织会诊、拟定治疗方案、指导重症患者抢救、组织人员培训,在会议室、感染科门诊、病房之间不停穿梭。2020年2月13日,全市统一部署,按照“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患者、集中救治”的要求,需要从各县市区的医院抽调医疗业务骨干前往市中心医院支援。得知这一消息,刘锋钢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提交请战书,主动请求到一线负责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他称,“现在是国家和社会需要我的时候,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
在援邵抗疫的37个日日夜夜,刘锋钢每天坚守在市中心医院的感染科隔离重症区,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穿梭在重症病床之间, 衣服经常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一个班8个多小时下来,体力消耗十分大。这还是小事情,作为重症医生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重症区工作经常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这才是最大的风险。2020年2月18日,一位年纪较大的女性患者转入了感染科重症区,面部表情十分痛苦。刘锋钢判断该病人情况危急,需要马上抢救。他与另外一名同事冒着暴露感染的风险,为患者检查气道、测量心率,随后给她调高氧流量、推注麻醉药、上呼吸机,整个抢救过程大约持续了三四十分钟,等患者病情稳定下来后,刘锋钢已浑身湿透。尽管近距离接触患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他称,“只有医生不害怕,才能为病人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我是医生,更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