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页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提纲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6年11月11日 浏览人数:[0]

 

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提纲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具体情况如下:
  1、会议议程的重大变化。
  原来中纪委全会都是先由中纪委书记作报告,第二天或第三天是总书记讲话。今年全会调整了议程,先请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王岐山同志再做报告,这是中央纪委常委会认真研究,请示中央同意的。总书记首先发表重要讲话,有利于与会同志更好地领会中央精神,贯彻中央要求。这看似是一个程序上的调整,实质上是反映了中央纪委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态度,也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体现。
  2、更加突出尊崇党章,强调回归"原教旨"。
  总书记讲话精神新华社播发的通稿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王岐山同志工作报告的题目是《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两位领导都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聚焦到"规"和"纪",更加强调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的"规矩"、"依据"和"遵循"作用。
  3、"一个态势"正在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一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指出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4、"两个没有变"。
  党中央坚定不移反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
  5、"四个足够自信"。
  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
  6、明确了管党治党的方向。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7、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二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把作风建设抓到底。三是实现不敢腐,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四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五是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
  8、更加强调党内监督的重要性。
  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要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要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要强化巡视监督,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要抓住"关键少数",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9、鲜明提出"消除党内政治隐患"。
  严肃查处周永康、令计划违纪违法案件,消除了党内重大政治隐患,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10、系统总结了三年来中央纪委的工作体会。
  一是尊崇党章,坚持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统一。二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三是党纪严于国法,必须让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四是监督执纪问责,必须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11、2016年中央纪委工作的七项重点。
  第一,严明党的纪律,完善监督制度。第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夯实管党治党责任。第三,落实巡视工作条例,向全覆盖目标迈进。第四,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第五,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第六,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第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12、修订、制定两部党内法规和一部国家法律。
  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3、推进全面派驻。
  抓紧完成中央纪(转载自出国留学网http://www.liuxue86.com,请保留此信息。)委设立47家派驻纪检组、监督139家单位的各项工作,各省区市纪委也要实现派驻全覆盖。
  14、消除群众和社会面上对反腐败斗争的"三大疑虑"。
  一个是担心反腐会影响执政,一个是会影响经济,再一个会意志消沉。反对腐败,惩治腐败,不仅不会影响执政基础,反而会增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赢得党心民心。反对腐败,打击权力寻租,净化市场环境,实际上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反腐败就是让那些品行低劣、违法违纪的干部受到警示和惩戒,让那些德才兼备、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振奋精神,奋发有为。
  15、查处的"重中之重"。
  把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使用这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作为重中之重。
  16、厘清"两个关系"。
  要准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关系,明确内涵、厘清责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
  十八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总结
  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布局,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恰好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这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在战略重点与实施战略方面谋篇布局的强大能力,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治国理政的强大战略思维。
  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在党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明确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出台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坚持对腐败零容忍,打虎拍蝇,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局面。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十八大以来的整风反腐呈现一个醒目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经验。即,坚持上行下效,一层做给一层看,新规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传递示范效应,传递治党决心。
  这次六中全会要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反腐治本,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正处于世界格局深刻调整、中国进行深刻变革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关键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正处于紧要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亨廷顿认为,对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来说,一党制和多党制孰优孰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就政治发展而言,重要的不是政党的数量,而是政党制度的力量和政党体制的适应性。换言之,处于现代化过程的国家,政党的制度化、组织化程度至关重要。
  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比较、总结世界政党兴衰发展史的基础上形成的治党思路,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尤其是苏共的教训是深刻的,主因还在于苏共自身,没有把党建设好,没有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方面欠缺很多。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立下的军令状。”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需要一个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党。从现实来看,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中国共产党无任何其他政党能够担当。一个管理严格、执行力强、制度化程度高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利于把中国共产党建成各项制度更加成熟、组织化程度更高、更加权威有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