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发布:未知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28日 浏览人数:[0]
谈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命题。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他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强调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2016年2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进一步深刻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面临风险和考验的深刻认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方针
党章总纲明确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保持着严的秉性,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而不懈努力。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同志领导“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在连上”,并酝酿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使革命火种成为燎原之势。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纠正极端民主化、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倾向,使人民军队固了根、铸了魂,实现了凤凰涅磐。1941年至1945年,针对党内严重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问题,开展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延安整风运动,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及时开展整党建党工作,有效遏制种种不良作风对党的损害,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坚持保证。党的八大从加强思想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都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对从严管党治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党中央制定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开展整党工作,先后开展“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集中教育活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回顾9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更加坚强,根本在于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从严”孕育生机,催生发展进步;“从严”固本培元,开辟胜利之路。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党怎样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然前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壮阔实践;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宣誓、责任担当。
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就是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现理念,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体现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总的引领。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又是“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使各方面事业发展都能上一个新台阶;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比如,全面深化改革,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既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又绝不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坚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要敢于啃骨头、涉险滩,勇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实到位;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比如,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化水平;要有力纠正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法治的保障和维护;要促使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环境。比如,驾驭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成依法治国“车之双轮”,使改革有据可依、有序推进,使法治更多良法、更增善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有这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持有力。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坚强有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必须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靠“自身硬”凝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万物皆流,无物永驻。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党所面临的环境和党的队伍也处在变化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面向未来,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还很重。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管党治党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管党治党上拿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加强理念信念教育,补牢精神之钙;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扛起主体责任;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深入开展“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裸官”等6项重点整治;聚焦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发挥巡视利剑作用,不断强化党内监督;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等等。党风政风发生可喜变化,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振奋。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很多问题还停留在“不敢”上,没有形成真正的自觉,一些老问题仍在变换花样、“穿着马甲”行走于市。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毫不松劲抓、锲而不舍抓,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要始终尊崇党章,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使党员干部始终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要持续改进作风,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促使各级干部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